4月2日,千岛之城春光明媚。当天,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新区旅职学院”)分外热闹。原本美丽的校园一角又新添了一处“红色”人文景观——蚂蚁岛精神传承文化墙。只见文化墙上“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等大字在阳光下分外醒目,不断有师生被吸引前来参观,而来自该校旅游专业的“红蚂蚁”大学生党史宣讲团成员则热情地为大家讲解蚂蚁岛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内涵,讲述当年蚂蚁岛建设者艰苦创业、争创一流的感人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蚂蚁岛精神融入高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大寨、学蚂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语曾写遍浙江城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为祖国富强、家乡繁荣而努力。2005年6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蚂蚁岛视察工作时指出,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蚂蚁岛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年轻一代学习追随。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为了让年轻学子更好地了解先辈艰苦奋斗的历史,传承“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精神,让回荡在历史深处的先进事迹更生动更直观地走进现代校园,走进师生们的精神世界,新区旅职学院主动与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管委会联系,携手打造了新区旅职学院蚂蚁岛精神红色传承基地,让蚂蚁岛精神成为现代高校的文化底色,也成为新区旅职学院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高地。
2021年,学校以建党100周年党史教育为契机,通过打造蚂蚁岛精神文化墙,将党史教育与学生培育、学校发展紧密结合,以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干劲,为打造具有海洋特色的创业型高校注入强劲动力。
该校宣传部部长王尤跃告诉记者,“有了蚂蚁岛精神传承红色基地,全校师生就能更好地传承蚂蚁岛精神,打造我们独有的‘红色’教育品牌,进而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的创业热情。”
当天多个同学表示,这道“红色”风景线让他们看到了前辈创业的艰辛与坚韧,让他们深受感动。但更让他们感到震撼的是蚂蚁岛老党员丁荷叶阿婆的讲述。丁荷叶是共和国同龄人,曾担任原蚂蚁岛大兴岙大队妇女主任,是蚂蚁岛老一辈打造“草绳船”“火囱船”的亲身经历者,并亲自参加了凝聚着蚂蚁岛精神的“三八海塘”建设。当天,她为在场的师生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当年的创业故事,令人动容。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会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告诉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蚂蚁岛精神,学习蚂蚁岛精神。
追随“红色”足迹 推动学校稳步向前
如今舟山正乘风向前,迈向更广阔的发展征程。无论是新区旅职学院还是蚂蚁岛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以蚂蚁岛精神为引领,为了建设更美好的校园、家园,当天新区旅职学院还与蚂蚁岛管委会签署了校地党建共同体合作协议。
这其实是校地双方一直在进行的一系列合作中的新增项。此前,学校旅游学院与蚂蚁岛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方面有过合作,例如每到暑期或一些节假日,都会组织学生志愿者到蚂蚁岛负责引导、解说、接待等工作。此次党建共同体合作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双方将在联合开展教学实习、开发红色旅游、实施乡村振兴等方面尝试更多的创新和实践。
新区旅职学院蚂蚁岛精神红色传承基地的建设也是学校深入宣传、学习蚂蚁岛精神的一个新起点。学校借助这个基地的建设,成立了“红蚂蚁”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和“红蚂蚁”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并在传承仪式上进行了授旗。
“我们和蚂蚁岛管委会合作比较久,以前每年我们都会安排实习学生到蚂蚁岛作讲解员。‘红蚂蚁’大学生党史宣讲团的成员,其中有几名同学就在蚂蚁岛从事过党史讲解。今后,我们会把这支队伍建设好,组织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深入学生社团、志愿服务队等,让学生给学生讲党史,让青年影响青年。”该校宣传部部长王尤跃说,“我们还会在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展示环节设置‘微心愿’,让大家把所感所悟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传播出去,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师生们的精神进一步凝聚起来,以点带面,传播‘舟山红’。”
新区旅职学院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一直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六年来,学生积极参与创城,参与国际海岛旅游大会、世界油商大会、舟山马拉松等重要活动及赛事的志愿服务。“红蚂蚁”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队长叶斌斌表示,志愿服务队将把蚂蚁岛精神作为服务指南,彰显青年担当;党史宣讲团也会从学生视角讲好党的百年故事,为红色传承贡献青年力量。
蚂蚁岛精神传承红色基地的成立意味着在新区旅职学院,蚂蚁岛精神已成为该校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今后,全校师生将以“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为引领,积极投身海洋特色创业型高职院校建设,继续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蚂蚁岛精神的内涵,为舟山旅游、健康等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