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定位:瞄准区域和未来需求
——舟山旅游与健康学院一年“摘筹”的背后
日前,在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考察过的舟山市定海区南洞村,一群大学生走进一户户村民家中,就海岛旅游开发等问题对村民作访谈。这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舟山旅游与健康学院)的学生,带队教师是中国海洋二所副研究员沈刚博士。这个学期,他每周四、五都从杭州来到舟山。学院为他建立了圣闲创意旅游工作室,工作室的成员除了他,还有学院的4位教师和8名学生。
像沈刚这样的外校兼职教师,最近在舟山旅游与健康学院里有很多。这是因为在这所新的学校正处在最特殊的发展时期。
今年3月18日,省政府发文同意正式建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一个月后,学院获得教育部的备案。从筹建学院到真正“摘筹”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样的速度在浙江省可能是唯一的,在全国也很少见。
“这背后是恰到好处的学校定位策略。”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成勇这样评价。不久前,浙江工商大学与学院签订了助力学院发展的协议。”这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旅游和健康命名的高校“学院党委书记郑能波告诉记者,基于“舟山群岛新区的大发展”旅游和健康产业的大发展”“舟山高等教育布局的大优化”等大背景,学院应运而生。
“可以想象一下,人们以后到舟山将不仅仅是旅游,更是结合禅修、美容休闲、亚健康测试并调理的特色游。通俗地说,我们要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培养能满足这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院长徐云松说,学院将抓住“地方化”“精品化”“国际化”三个关键词,把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紧紧地依托于海洋经济示范区、“浙江健康旅游先行区”的发展,服务舟山区域经济,创新海洋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设置合理是学院成功发展的基础。舟山旅游与健康学院目前设有旅游分院、健康分院、商务系、公共教学部。徐云松说:“专业改造、提升、增量工作是保证学院有竞争力的关键,需要在细分市场的过程中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将原有专业办成精品。”学院去年有旅游管理、护理、会计等招生专业(方向)。今年经省教育厅同意,将旅游管理专业三个方向(酒店经营管理、导游服务管理、滨海休闲方向)三个专业。明年,学院将与韩国合作办学,争取把医疗美容、形象设计等专业引进学校,陆续形成专业、市场专业、形象专业各有定位、三足鼎立的专业格局。这几天,学院和韩资企业阿斯克勒健康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将共建健康服务业培训中心,设置母婴康复护理、医疗美容辅助技术及人物形象设计两大学系,开展合作办学。
“暑假,我们准备对杭州母婴会所进行调研,给学校未来准备开设的母婴护理专业方向做些前期准备。”该学院健康分院院长竺静告诉记者。7月8日下午,分院院长和教研室主任齐聚一堂,一起研讨人才培养修订工作。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要接受与会者的审核讨论。半年前,学院就要求各个专业的所有教师必须下中学、进企业行业进行有深度的专题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加大人才培养方案与需求的契合度。
徐云松拿着美国普渡大学旅游简况学院的“选课书”(人才培养方案)对记者说 :“这是我们的参照系,给我们很多启发。他们非常在意学生的素质,非常在意学生知识面的宽度。”针对学员培养人才规格要求,学院提出“通识课要有特色、专业课要讲效果、拓展课要大大增加”的原则,对原有课程做了调整。如通识课增加了舟山当地特色禅修课,体育课增加了帆船、骑行课,拓展课增加人文、艺术、环保等内容。
“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求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并在服务中培养教师、学生。”副院长杨建华说,强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意识,以产学研一体化反哺地方经济,也是学院的题中之意。针对有巨大发展空间的舟山民宿,学院与舟山市旅游委员会磋商,将成立舟山品质民宿联盟。同时,学院还准备成立旅行社企业产品研发中心,专门为三星、四星级旅行社提供服务,为他们研发特色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