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南洞艺谷,深入了解民俗文化

来源:健康学院 发布时间:2023-11-07 浏览次数: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让小组成员们进一步落实学习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海岛乡村健康调研小分队于2023年11月6日来到了南洞艺谷新建村。

舟山南洞艺谷,南洞艺谷又称太阳谷,是中国戏剧基地、全国艺术院校实习基地、全国中小学教育体验基地、全国中老年休闲养生基地。

为了深入挖掘南洞艺谷背后珍贵的民俗文化,探寻南洞艺谷“文化+”的共富之路。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群众艺术创作中心,这是社区群众民间文化艺术培训、创作、普及的重要基地,主要展览着近百件由当地村民创作的工艺美术品,如渔民画、剪纸、大漆陶瓷工艺品等。实践团成员仔细参观并详细听讲了解说,深刻了解到南洞艺谷群众一直以来坚持文创之路,巧妙利用舟山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时代特色,坚持独特创新,增强游客吸引力,努力走“文化+”的共富之路。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认识到走好共富之路,需要重视本土文创产品和本土文化的传承发展及特色结合。

沿着红色足迹,实践团队共同欣赏渔民画作,隔着时空与渔民画遥遥对望,昔日渔民泛舟而出的号子歌声似乎响在耳畔。港口船归,依山傍海。这些艺术品以港口的船只、贩鱼的渔民为主要题材,充斥着浓浓的生活气,同时深切体会到将渔民文化融入艺术,建设艺术乡村的重要性。

随后,实践团队参观了“新建文化大礼堂”,这里详细展现了2021-2030年建设“零碳乡村”的计划。南洞艺谷牢记“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历经十余年改造,成功留住“绿水青山”,开发“金山银山”。

根据“八八战略”,南洞艺谷正在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南洞艺谷既是“八八战略”的忠实践行者,也是受益者。实践团队通过这次参观深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性。

实践团队来到南洞壁画村,壁画以蓝色为主体,涵盖了海洋文化、农耕文化、戏剧文化等各种主题,而且还有美院的学生帮忙美化,村里每一处墙壁都适合打卡拍照。一幢幢白墙灰瓦、飞檐斗拱的徽派农家小院,形成了南洞民宿独树一帜的风格。穿行民居小巷,就好像走进了一片氛国浓郁的艺术长廊。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画满了一幅幅色彩艳丽壁画,十分生动可爱。

实践团队来到了第四站南洞水库。南洞水库是一座以供水、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虽为小型水库,但它的设计绝不甘落后。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南洞水库观瞻性也很强,水呈蓝绿色,坝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格外醒目。站在水库坝上,可以鸟瞰整个村子。

这段火车是来自戈壁滩的老式蒸汽火车“功勋号”,它曾是接送参加研制“两弹一星”科研人员的功勋专列三。火车里面的8节车厢各有各的特点,每节车厢不同的主题,有火车百年发展史的,有两弹一星、23位科学家、外太空等展示,还有上百列火车模型,可以说是一个动态博物馆。火车上面还有咖啡吧,甜品店 ,简餐,下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很有风情味道。

南洞艺谷不仅风景美,人也很美。劳作的人们想吃什么种什么,生活得乐不可支。在休闲、旅游、文化、采风等连片发展理念的带动下,新建村实现了深山冷岙里搞旅游、办文化、促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村民收入稳步提升,和谐稳定。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实践团队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实践团队信心满怀。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实践团队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感谢历史的选择。

在活动中,实践团队积极配合工作,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整体工作水平,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队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活动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当然,在实践团队这次活动取得丰收同时,实践团队也承认,实践团队的工作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和做得不够的地方,如对下乡的总体认识还不够深刻,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准备工作跟实际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中的细节做得不到位等等但实践团队依然相信,有收获,有经验,有挫折,有教训的活动才是一个意义的完整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感,用实践团队所学的去回馈和给予我们更多的社会,一步一脚印,希望实践团队的足迹可以遍布乡村每个角落,让希望在乡村中蔓延。

供稿:健康学院 审稿:陈爱国 责编:陆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