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2018年校园专场招聘会”会上,一个年轻的身影引起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
当别的毕业生还在为就业找工作各种跑招聘会时,他却坐在自己公司的招聘摊位上,做起了同届同学的“面试官”。他就是赵尹,该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一个同学眼中的“另类”。大学三年,别的同学在忙学习,而他的脑子里却是各种“创业”。去年,他如愿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如今一年多过去,公司即将实现百万盈利。
他说,年轻就应该敢想敢拼,
想摆脱父母的光环,选择来到舟山
“我们公司要招聘的是民宿管家和旅游管家,这在舟山还算是个新概念。”“你对薪资待遇有什么要求吗?”……坐在自己的招聘摊位上,面对着和自己一般大的同龄人,年轻的赵尹却有着一份超越年龄的成熟。
“我是杭州人,但却是在上海长大。”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赵尹的话语中总透着一股子倔强。生活在大城市、家庭条件优越、父母都是成功的商人……这本该是他人生的加分项,让他能安静地做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而他却偏不安于这样的生活。
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将第一志愿填到了舟旅健院这所年轻的学校。“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只想着离开父母,远离他们的光环。而舟山又是个不错的地方。”
可来学校报到的第一天,他和一起陪同来的父母都有些失望。“第一感觉是学校这么小,又这么偏,感觉出去都不方便。”尽管父母当时想着让他退学,再找别的出路,或者送他出国,可他断然拒绝了,“我想自己选择的路,就要坚持走下去。这可能就是刻进我骨子里的倔劲。”
新区发展,让他坚定留舟创业的想法
刚开学的两个月,他似乎有些自暴自弃,上课逃学,忙于游山玩水,享受着没有压力的大学生涯。“两个月的时间,我几乎走遍了朱家尖的每一个角落。”但也就是这两个月,让他看到了舟山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他认真分析了这座城市。
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不管是短暂停留的旅人,还是长久居住的市民,在它如花园般全域旅游的打造中,都能寻找到一份幸福。“这也更坚定了我要‘抛弃’大上海,留在舟山创业的想法。”
然而创业可不是口头上说说那么简单。虽然对他来说,向父母要一笔钱,尽情地去“造”并不是难事,可赵尹却不愿意开这个口,“我想一切都靠我自己,白手起家。”也许是家庭的耳濡目染,在经商方面,赵尹的脑子很灵光。
为了有足够的资金开启自己的创业梦想,从大一下半学期开始,他就在学校里做起了一些“小本生意”。
从自己平时出入校园的情况,他想到在学校里做电动车租赁生意。“当时从浙江海洋大学以租赁的方式,运了十几辆电动车过来,然后再转租给需要的学生。这样,成本低一些。”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有了足够的钱采购了属于自己的电动车。
之后,他又在学校开起打印店,做起电信移动等的代理,还和朋友一起在朱家尖引进“饿了么”外卖平台。“那时候,很多商家对外卖平台可没有现在那么热衷,我们都是一家家上门去‘磨嘴皮’,到最后将这个平台在这些商铺中铺开来。”回想起最初的艰辛,赵尹没有感觉苦,反而觉得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历练。
搭建平台,整合房源、管理服务资源
有了资本,还需要确定创业方向。
“这几年,舟山的旅游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想要分得一杯羹,必须要独辟蹊径。”赵尹说,最初的想法还是受到朋友的启发。
那时,几位高中同学过来找他玩,他得尽地主之谊帮他们解决食宿。在这过程中,他发现近几年,民宿巨大的市场潜力,舟山也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民宿的创业者。“但以朱家尖为例,民宿大多以家庭宾馆为主,外地人承包的占了3成,很多都是后劲不足,非标准化始终是民宿行业的痛点。”
这让赵尹看到了商机,他想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平台,将房东、投资人、业主和住客连接起来,整合包括房源、管理服务等产业链资源,最终实现民宿的标准化、专业化运营。
2017年5月,才念大二的赵尹拿出辛苦攒下的所有积蓄,拉上5位导游和休闲旅游专业的同届同学,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主要经营旅游管家和民宿管家两大块。
“所谓民宿管家,是指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分配到各家民宿,承担客房的餐饮、接待、维护、等民宿整体运营管理协调的工作,民宿主只需按月给他们发工资即可。但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而我们公司就是这些民宿管家的‘管家’,统筹这些客房的运营。旅游管家则主要针对散客进行‘私人订制”式的导游模式。”赵尹介绍说,这在舟山还算是种新模式。
小有成就,争取5年让民宿管家覆盖全省
新事物的产生,总需要经历一段接受的过程。
公司新开张,几个月没有一笔进账,这让初尝做老板滋味的赵尹有些迷茫。很多民宿老板会觉得,他这是“空手套白狼”。
但天无绝人之路。正惆怅间,朋友给他介绍了第一笔生意。“旺季一过,那时东沙度假村公寓由于没人打理,基本没什么客人了。”如何将淡季也利用起来,这就是赵尹和他的团队的“强项”了,“我们通过精心的策划,将房源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推出去。当时的均价定到了1300元左右,当然还包括其他附加服务。”
因为有属于自己的线上平台,业务的拓展会容易一些。也就是这一次,公司一下子挣了三万元,在圈内也渐渐打响了名气。
如今,公司经过一年多的运营,逐渐步入正轨。团队也从原先的5人,扩展到了12人,并且在持续增加中。目前公司在运营的民宿就达到200间。
在他的脑海里,有一幅清晰的规划图:运营经营范围从最初的公寓,再到现在的民宿,然后是精品酒店、度假村,最后是体现原生态的原始部落。“争取在5年内达到1000个名宿管家的规模,覆盖浙江省大部分的精品民宿。”赵尹说。
大学三年,除了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外,让他最感动的便是班主任老师对他的“包容”和帮助。“那时候对舟山的人事都还不熟悉,正是班主任老师给我介绍了很多民宿老板,把自己手里的资源共享给我。在经营中,遇上困惑,我也经常会找班主任去商量。”
即使毕业了,他也不会忘记舟旅健院对他的培养。“我自己也是这所学校出来的,我觉得这里的学生专业过硬,并不比本科生差。”赵尹说。